產品規格及說明 | |
---|---|
設備品牌:帝龍 | 設備型號:DL_A6289 |
訂購價格:電話/面議 | 交貨日期:3~30/工作日 |
用途:化工 | 莫氏硬度:6-7 |
熔點:1730(℃) | 原產地:江蘇連云港 |
密度:2.2(g/cm3) | 二氧化硅含量:99(%) |
產品標簽:石英玻璃,石英玻璃片,超薄石英玻璃片,超薄玻璃片 | |
咨詢熱線:13715339029 | 售后服務:13715339029 |
技術咨詢:13715339029 | ![]() |
溫馨提示:所有產品標價僅供參考,如需購買請聯系客服咨詢,謝謝
最佳回答:
玻璃是非晶無機非金屬材料,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堿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
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復鹽,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
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用來隔風透光,屬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制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擴展資料
玻璃分類
1、鋼化玻璃。它是普通平板玻璃經過再加工處理而成一種預應力玻璃。
鋼化玻璃相對于普通平板玻璃來說,具有兩大特征:
(1)前者強度是后者的數倍,抗拉度是后者的3倍以上,抗沖擊是后者5 倍以上。
(2)鋼化玻璃不容易破碎,即使破碎也會以無銳角的顆粒形式碎裂,對人體傷害大大降低。
2、磨砂玻璃。它也是在普通平板玻璃上面再磨砂加工而成。一般厚度多在9厘以下,以5、6厘厚度居多。
3、噴砂玻璃。性能上基本上與磨砂玻璃相似,不同的改磨砂為噴砂。由于兩者視覺上類同,很多業主,甚至裝修專業人員都把它們混為一談。
4、 壓花玻璃。是采用壓延方法制造的一種平板玻璃。其最大的特點是透光不透明,多使用于洗手間等裝修區域。
5、 夾絲玻璃。是采用壓延方法,將金屬絲或金屬網嵌于玻璃板內制成的一種具有抗沖擊平板玻璃,受撞擊時只會形成輻射狀裂紋而不至于墮下傷人。故多采用于高層樓宇和震蕩性強的廠房。
6、 中空玻璃。多采用膠接法將兩塊玻璃保持一定間隔,間隔中是干燥的空氣,周邊再用密封材料密封而成,主要用于有隔音隔熱要求的裝修工程之中。
7、 夾層玻璃。夾層玻璃一般由兩片普通平板玻璃(也可以是鋼化玻璃或其他特殊玻璃)和玻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玻璃
其他答案1:
我們知道固體材料可以分為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兩大類。有機材料有木材、塑料、有機玻璃、棉布、羊毛、尼龍等等。無機材料按照結構可以分成單晶體、多晶體和玻璃三大類。單晶體有規則的外形和嚴格規則的結構,例如紅寶石是氧化鋁單晶,水晶是二氧化硅單晶,金剛鉆則是碳的單晶。多晶體是大量小單晶的集合體,各種陶瓷、金屬都是多晶材料。玻璃是經熔融、冷卻、固化而得到的非結晶固體。它的結構在原子、分子范圍內有一定規則(近程有序),但在宏觀范圍卻又沒有規則(遠程無序)。它可以依靠模具做成各種形狀。玻璃的這種無規則結構,決定了玻璃的下列特性:
1.各向同性,玻璃的質點排列總的說來是無規則的,但又是統計均勻的,因此,它的物理、化學性質在任何方向都是相同的。而晶體則是各向異性的。例:電阻率、導熱系數、透過率、折射率等。
2.無固定熔點,玻璃由固體轉變為液體是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逐漸變化的。而晶體是有確定的熔點的,例如,冰(水的晶體)在0゜C融化。玻璃的這一特性使它可用吹、拉、壓等多種方法成形。
3.組成和性能的可調性,玻璃的性能可隨其成分在一定范圍內發生連續和逐漸的變化。而晶體則具有固定的成分和確定的性能。這樣,我們就可以調節玻璃的成分,使它的性能滿足使用的要求。
玻璃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玻璃的生產工藝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別介紹如下:
1. 配料,按照設計好的料方單,將各種原料稱量后在一混料機內混合均勻。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堿、硼酸等。
2. 熔制,將配好的原料經過高溫加熱,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的玻璃液。這是一個很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窯內進行。熔窯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坩堝窯,玻璃料盛在坩堝內,在坩堝外面加熱。小的坩堝窯只放一個坩堝,大的可多到20個坩堝。坩堝窯是間隙式生產的,現在僅有光學玻璃和顏色玻璃采用坩堝窯生產。另一種是池窯,玻璃料在窯池內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熱。玻璃的熔制溫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數用火焰加熱,也有少量用電流加熱的,稱為電熔窯?,F在,池窯都是連續生產的,小的池窯可以是幾個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2。
3. 成形,是將熔制好的玻璃液轉變成具有固定形狀的固體制品。成形必須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才能進行,這是一個冷卻過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態轉變為可塑態,再轉變成脆性固態。成形方法可分為人工成形和機械成形兩大類。
A. 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鎳鉻合金吹管,挑一團玻璃在模具中邊轉邊吹。主要用來成形玻璃泡、瓶、球(劃眼鏡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頂盤粘住,二人邊吹邊拉主要用來制造玻璃管或棒。(3)壓制,挑一團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壓。主要用來成形杯、盤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鉗子、剪刀、鑷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藝品。
B. 機械成形。因為人工成形勞動強度大,溫度高,條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機械成形所取代。機械成形除了壓制、吹制、拉制外,還有(1)壓延法,用來生產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夾金屬絲玻璃等。(2)澆鑄法,生產光學玻璃。(3)離心澆鑄法,用于制造大直徑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應鍋。這是將玻璃熔體注入高速旋轉的模子中,由于離心力使玻璃緊貼到模子壁上,旋轉繼續進行直到玻璃硬化為止。(4)燒結法,用于生產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發泡劑,在有蓋的金屬模具中加熱,玻璃在加熱過程中形成很多閉口氣泡這是一種很好的絕熱、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讓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屬(錫)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優點是玻璃質量高(平整、光潔),拉引速度快,產量大 。
4. 退火,玻璃在成形過成中經受了激烈的溫度變化和形狀變化,這種變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熱應力。這種熱應力會降低玻璃制品的強度和熱穩定性。如果直接冷卻,很可能在冷卻過程中或以后的存放、運輸和使用過程中自行破裂(俗稱玻璃的冷爆)。為了消除冷爆現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須進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溫度范圍內保溫或緩慢降溫一段時間以消除或減少玻璃中熱應力到允許值。
此外,某些玻璃制品為了增加其強度,可進行剛化處理。包括:物理剛化(淬火),用于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車擋風玻璃等;和化學剛化(離子交換),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剛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層產生壓應力,以增加其強度。
講玻璃必定要提一下它的一個重要新發展——微晶玻璃。由于晶體的性能優于玻璃,而玻璃則具有易于制造的優勢,于是人們自然會想到能否把兩者結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呢?回答是肯定的,這種結合就是微晶玻璃。微晶玻璃是通過附加的熱處理,使玻璃基體中長出大量均勻分布的微小晶體(微米級),而形成的一類新材料。或者說是一類用玻璃工藝制得的具有陶瓷性能的材料。它集中了玻璃和陶瓷的優點。如果說人類制造玻璃已有五千多年歷史(最早是在古埃及),那末,微晶玻璃是20世紀50年代才出現的一類新型材料。
除了我們上面已提到的玻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之外,玻璃在高科技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下面我們僅舉一些例子:
1. 激光玻璃,玻璃是激光器的主體(工作物質),激光在其中產生。激光已廣泛用于激光定向、激光測距、激光打孔及激光手術。尤其是由于激光束可以聚焦成極小的點子,能量密度極高,可用來啟動核聚變反應。激光誘發核聚變與磁控聚變相結合,已成為產生可控熱核能的主要途徑。(我們中科院有這個項目。)
2. 光導纖維(簡稱光纖),光纖通過光在其內部全反射,實現遠距離傳光而損失及小。由于光纖可任意彎曲,從而使光線拐彎,進而,光纖、光纜的出現使光通訊得以實現。現已進入社區的寬帶網就是基于光通訊。此外,利用光纖可以彎曲已做成內窺鏡(胃鏡、腸鏡)和激光手術刀,實現了無創傷手術。
3. 導彈、飛船的雷達天線罩,天線位于導彈、飛船的頭部,因此天線罩必須有高強度、能承受高溫且有低介電損耗。它是用微晶玻璃或石英玻璃做成。(我們所有做過。) 4. 天文望遠鏡,天文望遠鏡的玻璃透鏡很大,且為保持高度精確,要求一年四季尺寸不變,它是用零膨脹微晶玻璃做成的。這種微晶玻璃是通過在玻璃中析出負膨脹的微晶體與基礎玻璃的膨脹相抵消,使微晶玻璃的膨脹系數接近于零。
此外,還有用于紅外夜視儀的透紅外玻璃;用于復印機磁鼓的硫系玻璃;在微電子技術
上用作基片的鋰系微晶玻璃;用作人造牙齒、人造骨頭的生物微晶玻璃;用作自動太陽鏡的光致變色玻璃;稱為眼鏡超薄片的高折射率玻璃;用于雙光眼鏡的梯度折射率玻璃;用在交通指示牌上的玻璃微珠;以及用作長效肥料的磷酸鹽玻璃。玻璃還是處理放射性核廢料的最好方法,即把放射性廢物轉變成化學穩定的玻璃。
其他答案2:
二氧化硅 簡稱沙子
最佳回答:
玻璃原料比較復雜,但按其作用可分為主要原料與輔助原料。主要原料構成玻璃的主體并確定了玻璃的主要物理化學性質,輔助原料賦予玻璃特殊性質和給制作工藝帶來方便。
1.玻璃的主要原料
(1)硅砂或硼砂:硅砂或硼砂引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或氧化硼,它們在燃燒中能單獨熔融成玻璃主體,決定了玻璃的主要性質,相應地稱為硅酸鹽玻璃或硼酸鹽玻璃。
(2)蘇打或芒硝:蘇打和芒硝引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鈉,它們在煅燒中能與硅砂等酸性氧化物形成易熔的復鹽,起了助熔作用,使玻璃易于成型。但如含量過多,將使玻璃熱膨脹率增大,抗拉度下降。
(3)石灰石、白云石、長石等:石灰石引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增強玻璃化學穩定性和機械強度,但含量過多使玻璃折晶和降低耐熱性。
白云石作為引入氧化鎂的原料,能提高玻璃的透明度、減少熱膨脹及提高耐水性。
長石作為引入氧化鋁的原料,它可以控制熔化溫度,同時也可提高耐久性。此外,長石還可提供氧化鉀成分,提高玻璃的熱膨脹性能。
(4)碎玻璃:一般來說,制造玻璃時不是全部用新原料,而是摻入15%–30%的碎玻璃。
最佳回答:
主要生產原料為:純堿、石灰石、石英、二氧化硅
最佳回答:
-
玻璃由沙子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玻璃用原料為天然礦石,先將礦石進行粉碎,加工成粉料,根據玻璃種類,按配方制成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窯進行熔化,形成玻璃液。玻璃液流經喂料池,并從喂料口流出形成料股。料股的溫度,中堿玻璃一般為1150~1170℃,無堿玻璃為1200~1220℃。料股經每分鐘近’200次剪切成球坯。球坯經溜槽、分球器,并由分球板撥動,分別滾入不同的漏斗,然后落到由三個旋轉方向相同的輥筒所構成的成球槽中。球坯在輥筒上旋轉及其自身的表面張力作用,逐漸形成光滑圓整的玻璃球。其直徑的大小,由玻璃液流股的粗細、流速和剪刀速度所決定。
-
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用來隔風透光,屬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特殊方法制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
玻璃簡單分類主要分為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平板玻璃主要分為三種:即引上法平板玻璃(分有槽/無槽兩種)、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由于浮法玻璃具有厚度均勻、上下表面平整平行,再加上勞動生產率高及利于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響,浮法玻璃正成為玻璃制造方式的主流。而特種玻璃則品種眾多
-
主要生產原料為:純堿、石灰石、石英.
其他答案1:
玻璃制造中有幾種最為常見的方法,觀賞制造玻璃器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有趣的體會。
無模吹制:玻璃器制造中最常見的一種成型方法,可分為人工吹制和機器吹制兩種。人工吹制俗稱“吹大泡”。5世紀時,這種技法由中亞傳至中國,刺激和帶動了中國玻璃制造工藝的發展,從此中國開始運用吹制方法制造空心玻璃器,即玻璃容器。其作法是先用銅制或鐵制吹筒的一端蘸取玻璃熔液,然后在吹筒的另一端吹氣,使熔液形成所需器型,最后用剪刀裁剪下來即可。在吹制過程中,技術人員的手要不停地旋轉吹筒,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使玻璃熔液不流失,另一方面是利用玻璃的粘性流動來塑成所需要的形狀。其間必須做到協調配合,產品才能達到完善,因而具有相當的難度。玻璃器的大小、薄厚、器形等是依靠吹氣量的大小、緩急程度以及吹筒的轉動速度等來掌握和控制的。
有模吹制:相對無模吹制而言,先用銅或鐵制作成中空的模范,再用吹筒蘸取玻璃熔液,將其置入模內吹制,直至熔液完全充滿模范內壁,待冷卻后,去模即成。如此可制造方形、多棱形等特殊形狀的器物以及器物所需的耳、口、足等復雜部位。有模吹制大大豐富了器物的造型和藝術性。
其他答案2:
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純堿,
有時候為了調整顏色還要加入:
碳酸鉀
硝酸鈉
氧化鋁
氧化銻
硒粉
調鈷
氧化鉺
這些都是是玻璃上色的
配好料以后進入玻璃窯燒至熔化,成為玻璃液,
然后或吹或拉,或者其他方法是玻璃成為想要的形狀,最后冷卻后檢驗,包裝。
其他答案3:
其他答案4:
二氧化硅
其他答案1:
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
其他答案2:
玻璃是怎么行成的
其他答案3:
玻璃最初由火山噴出的酸性巖凝固而得。約公元前3700年前, 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時只有有色玻璃,約公元前1000 年前,中國制造出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并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研制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3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后,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F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種類 玻璃通常按主要成分分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種和數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鹵化物玻璃。硫系玻璃的陰離子多為硫、硒、碲等,可截止短波長光線而通過黃 、紅光 ,以及近、遠紅外光 ,其電阻低,具有開關與記憶特性。鹵化物玻璃的折射率低,色散低,多用作光學玻璃。
氧化物玻璃又分為硅酸鹽玻璃、硼酸鹽玻璃、磷酸鹽玻璃等。硅酸鹽玻璃指基本成分為SiO2的玻璃,其品種多 ,用途廣。通常按玻璃中SiO2以及堿金屬 、堿土金屬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為 :①石英玻璃。SiO2含量大于99.5%,熱膨脹系數低,耐高溫,化學穩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紅外光,熔制溫度高、粘度大,成型較難。多用于半導體、電光源、光導通信、激光等技術和光學儀器中。②高硅氧玻璃。SiO2含量約96%,其性質與石英玻璃相似。③鈉鈣玻璃。以SiO2含量為主,還含有15%的Na2O和16%的 CaO,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適宜大規模生產,其產量占實用玻璃的90%??缮a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燈泡等。④鉛硅酸鹽玻璃。主要成分有 SiO2 和 PbO ,具有獨特的高折射率和高體積電阻,與金屬有良好的浸潤性,可用于制造燈泡、真空管芯柱、晶質玻璃器皿、火石光學玻璃等。含有大量 PbO的鉛玻璃能阻擋X射線和γ射線。⑤鋁硅酸鹽玻璃。以 SiO2和Al2O3為主要成分,軟化變形溫度高,用于制作放電燈泡、高溫玻璃溫度計、化學燃燒管和玻璃纖維等 。⑥ 硼硅酸鹽玻璃 。以 SiO2和B2O3 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化學穩定性,用以制造烹飪器具、實驗室儀器、金屬焊封玻璃等。硼酸鹽玻璃以 B2O3為主要成分,熔融溫度低,可抵抗鈉蒸氣腐蝕。含稀土元素的硼酸鹽玻璃折射率高、色散低,是一種新型光學玻璃。磷酸鹽玻璃以 P2O5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學儀器中。
此外 ,玻璃按性能特點 又分為 :鋼化玻璃 、多孔玻璃(即泡沫玻璃 ,孔徑約 40 ,用于海水淡化 、病毒過濾等方面)、導電玻璃(用作電極和飛機風擋玻璃)、微晶玻璃、乳濁玻璃(用于照明器件和裝飾物品等)和中空玻璃(用作門窗玻璃)等。
生產工藝 玻璃生產的主要原料有玻璃形成體、玻璃調整物和玻璃中間體,其余為輔助原料。主要原料指引入玻璃形成網絡的氧化物、中間體氧化物和網絡外氧化物;輔助原料包括澄清劑、助熔劑、乳濁劑、著色劑、脫色劑、氧化劑和還原劑等。
玻璃生產工藝主要包括:①原料預加工。將塊狀原料粉碎,使潮濕原料干燥,將含鐵原料進行除鐵處理,以保證玻璃質量。②配合料制備。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窯或坩堝窯內進行高溫加熱,使之形成均勻、無氣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態玻璃。④成型。將液態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狀的制品,如平板、各種器皿等。⑤熱處理。通過退火、淬火等工藝,消除或產生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變玻璃的結構狀態。
參考資料:中國大百科全書
其他答案4:
普通玻璃化學氧化物的組成(Na2O·CaO·6SiO2),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
最佳回答:
普通玻璃是由純堿、石灰石、石英和長石為主要原料,混合后在玻璃窯里熔融、澄清、勻化后加工成形,將熔化好的玻璃液流入錫液面上浮拋成型,再經退火處理而得玻璃制品。
各種玻璃的成分:
(1)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
(2)石英玻璃(以純凈的石英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玻璃,成分僅為SiO2)
(3)鋼化玻璃(與普通玻璃成分相同)
(4)鉀玻璃(K2O、CaO、SiO2)
(5)硼酸鹽玻璃(SiO2、B2O3)
(6)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過程中加入一些金屬氧化物。Cu2O——紅色;CuO——藍綠色;CdO——淺黃色;CO2O3——藍色;Ni2O3——墨綠色;MnO2——紫色;膠體Au——紅色;膠體Ag——黃色)
(7)變色玻璃(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的高級有色玻璃)
(8)光學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鹽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對光敏感的物質,如AgCl、AgBr等,再加入極少量的敏化劑,如CuO等,使玻璃對光線變得更加敏感)
(9)彩虹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大量氟化物、少量的敏化劑和溴化物制成)
(10)防護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過程加入適當輔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強光、強熱或輻射線透過而保護人身安全的功能。如灰色——重鉻酸鹽,氧化鐵吸收紫外線和部分可見光;藍綠色——氧化鎳、氧化亞鐵吸收紅外線和部分可見光;鉛玻璃——氧化鉛吸收X射線和r射線;暗藍色——重鉻酸鹽、氧化亞鐵、氧化鐵吸收紫外線、紅外線和大部分可見光;加入氧化鎘和氧化硼吸收中子流。
(11)微晶玻璃(又叫結晶玻璃或玻璃陶瓷,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金、銀、銅等晶核制成,代替不銹鋼和寶石,作雷達罩和導彈頭等)。
其他答案1:
玻璃:一種較為透明的固體物質,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絡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漸增大并硬化而不結晶的硅酸鹽類非金屬材料。普通玻璃化學氧化物的組成(Na2O·CaO·6SiO2),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用來隔風透光,屬于混合物。
最佳回答:
玻璃的生產工藝
1 、原料預加工。將塊狀原料( 石英砂、純堿、石灰石、長石 等)粉碎,使潮濕原料干 燥,將含鐵原料進行除鐵處理,以保證玻璃質量。
2 、配合料制備。根據產品的不同,配合料的組成略有區別。例如普通浮法玻璃的配合 料(按照 1 重量箱即 50 公斤計算) ,需要消耗石英砂 33.55 公斤、石灰石 2.96 公斤、白云 石 8.57 公斤、純堿 11.39 公斤、芒硝 0.55 公斤、長石 3.45 公斤、碳粉 0.03 公斤等。
3 、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窯或坩堝窯內進行高溫( 1550-1600 度)加熱,使之形成均 勻、無氣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態玻璃。
4 、成型。將液態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狀的制品,如平板玻璃、各種器皿等。
5 、熱處理。通過退火、淬火等工藝,消除或產生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以及 改變玻璃的結構狀態。
浮法玻璃的生產工藝
以國內普通的日熔化量 600 噸的生產線為例,介紹浮法玻璃的制造流程。
浮法玻璃是在錫槽中制造。整個生產線長度約有 500 米,每天可生產 550 到 600 噸的 玻璃,相當于 3 米寬、 3 毫米厚、長度約 25 公里的玻璃帶。一旦開始生產,便是每天 24 小 時不間斷, 直到大約 8-10 年之后才會停爐維修。
浮法生產是當今平板玻璃主要的生產方式, 其流程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1 、原料的混成。浮法玻璃的主要原料成份有: 73% 的二氧化硅、 13% 的碳酸鈉、 9% 的 氧化鈣及 4% 的鎂等。這些原料依照比例混合,再加入回收的碎玻璃小顆粒。
2 、原料的熔融。將調配好的原料經過一個混合倉后再進入一個有 5 個倉室的窯爐中加 熱,約 1550 攝氏度時成為玻璃熔液。
3 、 玻璃成型。 玻璃熔液流入錫槽且浮在熔化的金屬錫液之上, 此時溫度約 1000 攝氏度。 在錫液上的玻璃熔液形成寬 3.66 米、 厚度介于 3mm 至 19mm 的玻璃帶。 因為玻璃與錫有極 不相同的粘稠性, 所以浮在上方的玻璃熔液與下方的錫液不會混合在一起, 并且形成非常平 整的接觸面。
4 、玻璃熔液的冷卻。玻璃帶在離開錫槽時溫度約 600 攝氏度,之后進入退火室或連續 式緩冷窯, 將玻璃的溫度漸漸降低至 50 攝氏度。 由此徐冷方式生產的玻璃也稱為退火玻璃。
5 、裁切和儲存。徐冷之后的玻璃經過數階段的品質檢查,之后再裁切成不同的尺寸, 進行包裝入庫,儲存或運輸。
其他答案1:
普通玻璃:原料是石英石,純堿,大理石(也可以是石灰石)。組成成分,硅酸鈣和硅酸鈉。石英石和純堿在高溫情況可以生成硅酸鈉,石英石和大理石在高溫情況下生成硅酸鈣。特種玻璃和有色玻璃是在此基礎上添加別的成分。
其他答案2:
一、概念:
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產原料為:純堿、石灰石、石英)。
二、應用:
1、有石英玻璃、硅酸鹽玻璃、鈉鈣玻璃、氟化物玻璃、高溫玻璃、耐高壓玻璃、防紫外線玻璃、防爆玻璃等。
2、通常指硅酸鹽玻璃,以石英砂、純堿、長石及石灰石等為原料,經混和、高溫熔融、勻化后,加工成形,再經退火而得。
3、廣泛用于建筑、日用、藝術、醫療、化學、電子、儀表、核工程等領域。
三、原料:
1、玻璃生產的主要原料有玻璃形成體、玻璃調整物和玻璃中間體,其余為輔助原料。
2、主要原料指引入玻璃形成網絡的氧化物、中間體氧化物和網絡外氧化物;
3、輔助原料包括澄清劑、助熔劑、乳濁劑、著色劑、脫色劑、氧化劑和還原劑等。
其他答案3:
玻璃的生產工藝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
1 、原料預加工。將塊狀原料( 石英砂、純堿、石灰石、長石 等)粉碎,使潮濕原料干 燥,將含鐵原料進行除鐵處理,以保證玻璃質量。
2 、配合料制備。根據產品的不同,配合料的組成略有區別。例如普通浮法玻璃的配合 料(按照 1 重量箱即 50 公斤計算) ,需要消耗石英砂 33.55 公斤、石灰石 2.96 公斤、白云 石 8.57 公斤、純堿 11.39 公斤、芒硝 0.55 公斤、長石 3.45 公斤、碳粉 0.03 公斤等。
3 、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窯或坩堝窯內進行高溫( 1550-1600 度)加熱,使之形成均 勻、無氣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態玻璃。
4 、成型。將液態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狀的制品,如平板玻璃、各種器皿等。
5 、熱處理。通過退火、淬火等工藝,消除或產生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以及 改變玻璃的結構狀態。
其他答案4:
主要原料 石英砂
碳酸鈉
面堿
花崗巖
最佳回答:
普通玻璃化學氧化物的組成(Na2O●CaO●6SiO2)
玻璃通常按主要成分分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種和數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鹵化物玻璃。硫系玻璃的陰離子多為硫、硒、碲等,可截止短波長光線而通過黃 、紅光 ,以及近、遠紅外光,其電阻低,具有開關與記憶特性。鹵化物玻璃的折射率低,色散低,多用作光學玻璃。
氧化物玻璃又分為硅酸鹽玻璃、硼酸鹽玻璃、磷酸鹽玻璃等。硅酸鹽玻璃指基本成分為SiO2的玻璃,其品種多 ,用途廣。通常按玻璃中SiO2以及堿金屬 、堿土金屬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為 :
①石英玻璃。SiO2含量大于99.5%,熱膨脹系數低,耐高溫,化學穩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紅外光,熔制溫度高、粘度大,成型較難。多用于半導體、電光源、光導通信、激光等技術和光學儀器中。
②高硅氧玻璃。SiO2含量約96%,其性質與石英玻璃相似。
③鈉鈣玻璃。以SiO2含量為主,還含有15%的Na2O和16%的 CaO,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適宜大規模生產,其產量占實用玻璃的90%??缮a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燈泡等。
④鉛硅酸鹽玻璃。主要成分有 SiO2 和 PbO ,具有獨特的高折射率和高體積電阻,與金屬有良好的浸潤性,可用于制造燈泡、真空管芯柱、晶質玻璃器皿、火石光學玻璃等。含有大量 PbO的鉛玻璃能阻擋X射線和γ射線。
⑤鋁硅酸鹽玻璃。以 SiO2和Al2O3為主要成分,軟化變形溫度高,用于制作放電燈泡、高溫玻璃溫度計、化學燃燒管和玻璃纖維等。
⑥硼硅酸鹽玻璃。以 SiO2和B2O3 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化學穩定性,用以制造烹飪器具、實驗室儀器、金屬焊封玻璃等。硼酸鹽玻璃以 B2O3為主要成分,熔融溫度低,可抵抗鈉蒸氣腐蝕。含稀土元素的硼酸鹽玻璃折射率高、色散低,是一種新型光學玻璃。磷酸鹽玻璃以 P2O5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學儀器中。
(1)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
(2)石英玻璃(以純凈的石英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玻璃,成分僅為SiO2)
(3)鋼化玻璃(與普通玻璃成分相同)
(4)鉀玻璃(K2O、CaO、SiO2)
(5)硼酸鹽玻璃(SiO2、B2O3)
(6)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過程中加入一些金屬氧化物。Cu2O——紅色;CuO——藍綠色;CdO——淺黃色;CO2O3——藍色;Ni2O3——墨綠色;MnO2——紫色;膠體Au——紅色;膠體Ag——黃色)
(7)變色玻璃(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的高級有色玻璃)
(8)光學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鹽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對光敏感的物質,如AgCl、AgBr等,再加入極少量的敏化劑,如CuO等,使玻璃對光線變得更加敏感)
(9)彩虹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大量氟化物、少量的敏化劑和溴化物制成)
(10)防護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過程加入適當輔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強光、強熱或輻射線透過而保護人身安全的功能。如灰色——重鉻酸鹽,氧化鐵吸收紫外線和部分可見光;藍綠色——氧化鎳、氧化亞鐵吸收紅外線和部分可見光;鉛玻璃——氧化鉛吸收X射線和r射線;暗藍色——重鉻酸鹽、氧化亞鐵、氧化鐵吸收紫外線、紅外線和大部分可見光;加入氧化鎘和氧化硼吸收中子流。
(11)微晶玻璃(又叫結晶玻璃或玻璃陶瓷,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金、銀、銅等晶核制成,代替不銹鋼和寶石,作雷達罩和導彈頭等)。
(12)玻璃纖維(由熔融玻璃拉成或吹成的直徑為幾微米至幾千微米的纖維,成分與玻璃相同)
(13)玻璃絲(即長玻璃纖維)
(14)玻璃鋼(由環氧樹脂與玻璃纖維復合而得到的強度類似鋼材的增強塑料)
(15)玻璃紙(用粘膠溶液制成的透明的纖維素薄膜)
(16)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因與普通玻璃中部分成分相同而得名)
(17)金屬玻璃(玻璃態金屬,一般由熔融的金屬迅速冷卻而制得)
(18)螢石(氟石)(無色透明的CaF2,用作光學儀器中的棱鏡和透光鏡)
(19)有機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其他答案1:
玻璃是什么呢?我們知道固體材料可以分為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兩大類。有機材料有木材、塑料、有機玻璃、棉布、羊毛、尼龍等等。無機材料按照結構可以分成單晶體、多晶體和玻璃三大類。單晶體有規則的外形和嚴格規則的結構,例如紅寶石是氧化鋁單晶,水晶是二氧化硅單晶,金剛鉆則是碳的單晶。多晶體是大量小單晶的集合體,各種陶瓷、金屬都是多晶材料。玻璃是經熔融、冷卻、固化而得到的非結晶固體。它的結構在原子、分子范圍內有一定規則(近程有序),但在宏觀范圍卻又沒有規則(遠程無序)。它可以依靠模具做成各種形狀。玻璃的這種無規則結構,決定了玻璃的下列特性:
1.各向同性,玻璃的質點排列總的說來是無規則的,但又是統計均勻的,因此,它的物理、化學性質在任何方向都是相同的。而晶體則是各向異性的。例:電阻率、導熱系數、透過率、折射率等。
2.無固定熔點,玻璃由固體轉變為液體是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逐漸變化的。而晶體是有確定的熔點的,例如,冰(水的晶體)在0゜C融化。玻璃的這一特性使它可用吹、拉、壓等多種方法成形。
3.組成和性能的可調性,玻璃的性能可隨其成分在一定范圍內發生連續和逐漸的變化。而晶體則具有固定的成分和確定的性能。這樣,我們就可以調節玻璃的成分,使它的性能滿足使用的要求。
玻璃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玻璃的生產工藝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別介紹如下:
1. 配料,按照設計好的料方單,將各種原料稱量后在一混料機內混合均勻。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堿、硼酸等。
2. 熔制,將配好的原料經過高溫加熱,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的玻璃液。這是一個很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窯內進行。熔窯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坩堝窯,玻璃料盛在坩堝內,在坩堝外面加熱。小的坩堝窯只放一個坩堝,大的可多到20個坩堝。坩堝窯是間隙式生產的,現在僅有光學玻璃和顏色玻璃采用坩堝窯生產。另一種是池窯,玻璃料在窯池內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熱。玻璃的熔制溫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數用火焰加熱,也有少量用電流加熱的,稱為電熔窯?,F在,池窯都是連續生產的,小的池窯可以是幾個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2。
3. 成形,是將熔制好的玻璃液轉變成具有固定形狀的固體制品。成形必須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才能進行,這是一個冷卻過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態轉變為可塑態,再轉變成脆性固態。成形方法可分為人工成形和機械成形兩大類。
A. 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鎳鉻合金吹管,挑一團玻璃在模具中邊轉邊吹。主要用來成形玻璃泡、瓶、球(劃眼鏡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頂盤粘住,二人邊吹邊拉主要用來制造玻璃管或棒。(3)壓制,挑一團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壓。主要用來成形杯、盤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鉗子、剪刀、鑷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藝品。
B. 機械成形。因為人工成形勞動強度大,溫度高,條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機械成形所取代。機械成形除了壓制、吹制、拉制外,還有(1)壓延法,用來生產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夾金屬絲玻璃等。(2)澆鑄法,生產光學玻璃。(3)離心澆鑄法,用于制造大直徑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應鍋。這是將玻璃熔體注入高速旋轉的模子中,由于離心力使玻璃緊貼到模子壁上,旋轉繼續進行直到玻璃硬化為止。(4)燒結法,用于生產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發泡劑,在有蓋的金屬模具中加熱,玻璃在加熱過程中形成很多閉口氣泡這是一種很好的絕熱、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讓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屬(錫)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優點是玻璃質量高(平整、光潔),拉引速度快,產量大 。
4. 退火,玻璃在成形過成中經受了激烈的溫度變化和形狀變化,這種變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熱應力。這種熱應力會降低玻璃制品的強度和熱穩定性。如果直接冷卻,很可能在冷卻過程中或以后的存放、運輸和使用過程中自行破裂(俗稱玻璃的冷爆)。為了消除冷爆現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須進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溫度范圍內保溫或緩慢降溫一段時間以消除或減少玻璃中熱應力到允許值。
此外,某些玻璃制品為了增加其強度,可進行剛化處理。包括:物理剛化(淬火),用于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車擋風玻璃等;和化學剛化(離子交換),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剛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層產生壓應力,以增加其強度。
講玻璃必定要提一下它的一個重要新發展——微晶玻璃。由于晶體的性能優于玻璃,而玻璃則具有易于制造的優勢,于是人們自然會想到能否把兩者結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呢?回答是肯定的,這種結合就是微晶玻璃。微晶玻璃是通過附加的熱處理,使玻璃基體中長出大量均勻分布的微小晶體(微米級),而形成的一類新材料?;蛘哒f是一類用玻璃工藝制得的具有陶瓷性能的材料。它集中了玻璃和陶瓷的優點。如果說人類制造玻璃已有五千多年歷史(最早是在古埃及),那末,微晶玻璃是20世紀50年代才出現的一類新型材料。
其他答案2:
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堿、硼酸等.
其他答案3:
二氧化硅
最佳回答:
普通玻璃是用石灰石、石英砂、純堿在高溫下制造的.
CaCO3+SiO2=CaSiO3+CO2
Na2CO3+SiO2=Na2SiO3+CO2
普通玻璃是CaSiO3、Na2SiO3、SiO2的混合物
其他答案1:
玻璃原材料是二氧化硅